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通知公告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苦参的田间管理

    信息发布者:从现在做起
    2018-01-24 12:36:17   转载

    苦参系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以干燥的根及根茎入药,别名山槐子、地槐、苦骨,具有清热解毒、消肿止痛、杀虫、利尿、健胃、通便之功效,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、皮肤瘙痒等疾症。

    苦参系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以干燥的根及根茎入药,别名山槐子、地槐、苦骨,具有清热解毒、消肿止痛、杀虫、利尿、健胃、通便之功效,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、皮肤瘙痒等疾症。在农业生产上是较好的杀虫剂,是开发生物农药的原材料。主要化学成分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。

    生长习性 多生于山坡草地、平原、丘陵、河滩。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,各类型的土壤均可以较好地生长。根系发达,对水分要求不是很高,对光线要求也不严格,光照强弱对其生长影响不大,但生长于土壤湿润、肥沃深厚、自然肥力强的土壤植株高大粗壮。

    植株高150厘米以上,上部多分枝。主根粗壮,圆柱形,味苦。花瓣黄色或黄白色。荚果圆筒状,种子棕黄色或棕褐色,成熟后不开裂。花期6~7月,果熟期9~10月。枯萎期10月上旬,年生长150~160天。

    种子千粒重约50克;自然条件下贮存寿命为3年;适宜的发芽温度15~30℃。未经处理的种子发芽率不高,30℃5天的发芽率仅为20%。生产上种子必须经过机械处理才能播种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